发挥能动作用促进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印发,为我国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绘就了蓝图,指明了方向。
全民健身活动的参与主体在基层,基础在社区。要想更好地发展全民健身服务大众,就一定要将着眼点落到基层与社区;更为重要的是要积极发挥各级体育组织在基层的能动作用。《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夯实社区全民健身基础。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纳入社区服务体系,培育一批融入社区的基层体育俱乐部和运动协会。在社区内活动的符合条件的基层体育组织可依法向县级民政部门申请登记。在社区设立健身活动站点,引导体育社会组织下沉社区组织健身赛事活动。”
参与全民健身是自发行为,但需要组织保障。作为群众身边的体育组织,各级各类体育组织在指导群众科学健身,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上,肩负着重要的组织保障作用。长期以来,在我国体育行政部门以及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引领与指导下,全国各省区市体育总会在引领本地区体育组织及全民健身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体育总会作为枢纽型社会组织,横向可联动社区、纵向可对接相关协会;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上,可充分发挥联系服务、资源整合、沟通协调的桥梁纽带作用,建立体育社会组织与社区长效合作机制,推动其协同发展。同时,还要做到强化认同“领方向”、打通路径“搭平台”、扶持激励“强筋骨”。
具体说来,在强化认同上,要具备极强的示范性作用,引导体育社会组织以人民为中心,将推广普及作为工作目标,带动更多群众“加入一个组织,爱上一项运动”。建立并完善供需对接机制,深入基层走访了解社情民意,听取百姓需求,组织开展“进社区”等下沉式服务。此外,在“15分钟健身圈”建设等领域,推动体育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定期开展服务社区优秀协会等评选表彰,推动体育社会组织更亲民、更便民、更惠民。
在打通路径上,要充分发挥资源整合功能,解决体育社会组织在参与范围、参与路径、声音传导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加强科技赋能,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和信息化技术,为社区居民提供赛事预约、使用中、使用后等服务,打造赛事一站式服务平台;与主流媒体合作,第一时间将赛事活动信息传递给社区居民。发挥政府购买服务的杠杆作用,打造品牌赛事活动。
在扶持激励上,要充分发挥服务功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优势进行专业指导,完善沟通协作和工作运行机制,提升社会化、专业化能力。此外,要建立信息公开及社会监督受理机制,督促体育社会组织加强自律,提高服务水平。
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需要来自各个方面的努力,在这之中以各级体育总会为代表的体育社会组织更要积极发挥能动作用。作为桥梁与枢纽,各级体育总会应进一步引领单项、行业和人群体育协会,积极贯彻落实《意见》,发扬“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稳扎稳打向前走,致力于解决人民群众所想、所思、所念、所盼,脚踏实地干实事,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贡献力量。(转自4月26日《中国体育报》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