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谋发展,踔厉奋发新征程-yb体育官方

凝心聚力谋发展,踔厉奋发新征程-yb体育官方

文章来源:石油化工系发布时间:2024-02-16浏览次数:578

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石油化工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以实干实效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育人环境风清气正,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开展卓越专业群建设,争创一流系部,取得丰硕成果,全力开创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新局面。

党建引领聚合力,深谋细化开新局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体推进主题教育各项任务,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下功夫见实效,推动主题教育成果切实转化为促发展的实际成效。推动党总支部落实“五个到位”,4个支部做到“七个有力”。实施“八项工程”,按照“五化”标准加强样板支部建设和规范化标准化支部建设。在辽望·辽宁日报宣传介绍应用化工专业全国样板支部建设经验,党总支和2个支部分别获评学院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支部获评学院样板支部建设单位,7人分别获评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校园先锋示范岗。班子成员坚持师生至上,每学期坚持走访。

从严治党无止境,监督执纪谋新篇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持续深化自我革命的规律认识,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的政治定力,切实强化管党治党责任意识,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四风”,推进警示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召开反腐倡廉警示教育专题会议、全面从严治党会议。着力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围绕中心工作抓好落实,压实责任形成工作合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辽宁阳光校园”学生注册率100%、推文450篇,覆盖思想引领、职业规划、奖助补贷、征兵入伍、安全教育等多方面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正常渠道发表意见建议。

立德树人守初心,铸魂育人担使命

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持续开展自习前10分钟读书活动,贯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育人平台,推进红色基因主题教育常态化开展。全年围绕党建引领学风、教风带动学风、服务助力学风、榜样促进学风开展系列活动30余项。积极构建校园文化浸润体系,于善学楼四至七楼和力行公寓走廊布置展板50余块,全系所有教室布置展板126块,深化环境育人功能。本年度参与“情暖夕阳”“书香传递志愿情”、校园卫士、新生入校、协助运动会等志愿活动670余人次。对全体毕业生做到底数清、去向明、动态准、措施细,2023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98%以上,202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有序推进。本年度面向全体学生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谈心谈话累计5900余人次。

凝心聚力创卓越,专业引领促发展

深入把握专业群建设的内涵和思路,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通过搭建技术技能创新平台、创新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加大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深化教材与教法改革、组建高水平教师创新团队、建设高水平实验实训基地、构建可持续发展机制,重塑专业群课程体系,进一步加大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力度,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完成建设化工精馏安全控制“1 x”证书软件资源任务、精化配方实训室任务、pta软件任务、编写教材3本,新建在线精品课3门。完成卓越专业群上年度总结和本年度其他各项建设任务制定并完成创新突破项目。李云龙、田旭东2人成功入选“兴辽未来工匠”,分别被2所本科院校录取。

教学改革谱新篇,潜心研磨促提升

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2个专业获评省五星专业,1个专业获评四星专业,1人获评省级专业带头人。获评省在线精品课程1门,获批教育部“十四五”规划教材3本,获评辽宁省虚拟仿真实训项目3个,获批国家专业资源库建设项目1个。完成石油化工技术专业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化工精馏安全、hazop两项1 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取证,开展化工总控工、油品储运工技能培训考证。开展与中石油三个企业联合培养班教学工作,新增校外实训基地5个。获评学院教案评比工科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获评学院课程思政案例一、二等奖3项。

科研引领促发展,创新突破结硕果

通过实习实训、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式,创新服务经济发展,为泰国金池工业园开展培训50人,向塞拉利昂国际输出石油化工产品技术专业标准,建设国际化化工生产技术软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石化特色职业教育教学资源》推荐教育部参评。获评专利和软著3项,进入审核10项,主持省、市、院级课题16项,实现专利转化2项。开展面向大庆职院、辽宁医药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等的培训2项,为锦州集信实业有限公司开展技术服务,参加山东中洋、华锦集团等七家企业院校开展对外培训工作。师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在全国高职院校现代化工hse竞赛、全国油气储运技术大赛、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作品大赛、全国大学生创新体验竞赛、辽宁省化工生产技术竞赛等比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7个、省级奖项13个,承办“中银杯”辽宁省第十九届化工生产技术竞赛。


(一审一校:赵博  二审二校:孙志岩  三审三校:刘小隽 


网站地图